驚悉師先生于2014年11月10日7時7分在北京仙世,非常難過。去年8月在北京,得知師先生住院,本想前往探望,但當時不允許探視。豈知今日已是天地之隔。只能留下無限的懷念。
我是1982年東北工學院高溫合金專業(yè)畢業(yè),考上師先生在東工的碩士研究生,當時的課題是高溫合金的激光合金化。1984年又考上了師先生在金屬所的博士研究生,1988年 11月畢業(yè)后,在師先生和胡壯麒老師的推薦下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材料系做博士后。當時麻省理工能接受中國的土博士作為博士后,還是頭一次。我知道,并不是因為我在學術上的貢獻,而是師先生、胡老師他們早期在麻省理工為中國人創(chuàng)下的聲譽。
師先生為人謙和,從來不批評學生,給學生充分的獨創(chuàng)空間。在博士生期間,我先是研究高溫合金的快速凝固,后來,我自作主張改為高溫超導材料制備,師先生也是毫無怨言,大力支持。
1988年底,麻省理工接受我為博士后,但我的人事關系在東北工學院,不知為何,東工人事部無論如何不同意,我實在沒辦法,兩手空空,跑到了北京師先生家求救,他很生氣,說為何不給年輕人創(chuàng)造條件,而是百般刁難呢,于是他親筆給東工校長寫了一封信。第二天,東工就放人了。后來,我知道師先生對所有他的學生出國都是鼎力幫助,從不要任何回報。
1999年,我回國創(chuàng)業(yè),生產晶體和材料研究的設備。師先生知道了很高興, 2002年還為我的兩個公司提了詞。至今,這仍是鼓舞我不斷努力的動力。
2008年,我有幸在沈陽為師先生90大壽慶生,向他匯報了我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 并告訴他,我還代表他及金屬所的老師向麻省理工捐獻了一個材料實驗室。老人家很高興。并說要把我的與眾不同的經歷寫到他的回憶錄里。他還告訴我,長壽的主要秘訣是與人為善。這個秘訣我牢牢的記在心里。
師先生光輝的一生,報紙上都已描述。作為他的一位學生,我從他老人家那里得到的更多是關懷、鼓勵和熱愛材料科學的傳承。我慶幸今生能遇到師先生這樣的恩師,把我引導到材料科學研究這條路上,更感恩材料研究能成為我賴以生存的支柱。對我來說,對師先生最好的懷念就是把MTI和科晶集團建設好,使她成為世界材料研究設備生產的一支主力軍。
江曉平
2014年11月10日
嗶哩嗶哩
抖音
材料商城
手機淘寶
在線
客服
售前咨詢 09:00-17:30
國內市場
材料銷售
SmarPAK銷售
技術
支持
技術支持 09:00-17:30
售前工程師
售后支持
售后熱線:400-8865-130
銷售
熱線
0755-26959531 5*8小時銷售服務熱線
售后
熱線
400-8865-130 售后服務熱線
關注
微信
小程序
商城
付款
信息
在線
留言
請?zhí)峤荒牧粞?
不能為空
手機號格式不對
E-mail格式不對
不能為空